
津巴布韦元(辛巴威元),是由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发行的货币,是津巴布韦的法定货币,每1元分为100分(cents)。盾面上的波纹象征津巴布韦广阔的水域。
津巴布韦之前曾经发生过通货膨胀,其物价越来越高,钱却是越来越薄,通货膨胀让许多人大喊吃不消,一张面额1000万津巴布韦币的纸钞,当时只能换到美金1.5元,而在津巴布韦买一只鸡却要1300万津巴布韦币,穷民至少要捡两个月的垃圾,不吃不喝才能买到一只鸡。
曾经有一个拾荒者苏菲亚说:“政府补助金根本不够用,我只好捡垃圾,赚钱付房租,好有个睡觉的地方。”一张面额一千万津巴布韦币纸钞,才折合1.5美元,津巴布韦有些地区通货膨胀为24447%,最高达到66000%。
在超市中,一包洋芋片将近500万津巴布韦币,即使如此还是抢光光,通货膨胀让民众苦不堪言。比如之前通过有线电视新闻网,国际社会也才得以知悉津巴布韦问题的冰山一角。
辛巴威,“在这里,我们人人都是百万富翁,却是个什么都买不起的百万富翁”是他们当地人的评价。该国失业率高达60%,许多人连公交车都坐不起。
辛巴威人买东西时,在辛巴威,一切交易都以天价进行,到餐馆吃顿饭,还带放着成堆成叠的钞票,光点钞都要一个多小时。辛巴威钱的最大面值是100万亿,面值大的离谱。
值得一提的是,辛巴威(津巴布韦)曾经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非洲南部国家,1980年独立,津巴布韦之前经济实力仅次于南非,曾被誉为——非洲面包篮,来自辛巴威的粮食养活了非洲的饥民。但自总统穆加贝在2000年推行激进土地改革,强行没收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分配给自个“黑人兄弟”后,辛巴威的农业、旅游业和采矿业开始一落千丈,经济也逐渐濒于崩溃。
津巴布韦元最早比美元还值钱,比如在1980年独立的时候,津元与美元汇率为1:1.47。尤其在土改以后,由于经济崩溃,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开始印钞。
二、索马利亚先令
1美元=35000索马里亚先令(参考值)

索马利亚先令是索马利亚官方货币。最早发行的先令钞票是于1962年发行的,62年到71年的纸币分为一版,76年至81年分为一版,86年发行的50先令到90年发行的1000先令为现流通版,自从1991年索马里爆发内战后就没有发行货币,所有的银行都倒闭,政府倒台,直到2004年才成立过渡政府。值得一提的是,自1962年起,但该国货币一直在贬值。
索马利亚官方始终没有给出通胀率的官方数字,唯一肯定的一点是通胀率非常高。之前对美元的汇率为1387.77:1。索马利亚货币贬值的原因:1991年,索马利亚政权倒台后,其整個系统也随之崩溃,一些地区甚至建立了自己的中央銀行。索马利亚货币系统由于缺乏中央调控机构,投資者自己制定规则及汇率,假币也因此泛滥。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银行由于已不再印制纸币,投资商及军阀势力在加拿大和东南亚一代自行印制新先令并且再次运回国内使用。因此,世界银行之前曾经预测,该国流通的80%货币都是假币或再版币。使得在索马利亚,500先令仅仅能喝一杯茶。
三、土库曼斯坦马纳特
1美元=24000马纳特(参考值)

马纳特,为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的货币单位。土库曼斯坦曾经是前苏联共和国之一,苏联解体后开始使用自己的货币——马纳特,取代俄罗斯的卢布,前总统尼亚佐夫将自己的头像放在了该国所有货币上。
根据阿斯塔纳2015年1月3日通讯社消息,土库曼斯坦央行当地时间1日曾经将本国货币马纳特贬值18.6%,其网站公布的汇率从1美元兑2.85马纳特贬至兑3.50马纳特。 土库曼斯坦石油天然气工业和矿产资源部早前宣布,汽油价格上涨了60%。分析师认为,这次可能是俄罗斯经济危机"殃及池鱼"。在油价持续下跌和西方制裁接连不断的双重打压下,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一路向下。2014年,卢布对美元下跌41%,致使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马纳特此次大幅贬值反映了卢布危机对邻邦的传染效应。土库曼斯坦持有全球第四大天然气储备。
值得一提的是,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各国汇率的遭遇,是全球很多新兴经济体汇率之路的翻版。尤其在外部市场发生动荡之时,它们的货币脆弱性暴露无遗。原因是不少发展中经济体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同时国内经济根基又不牢固、问题重重,因此,一旦外围市场动荡加剧,很快就跟着遭殃,而国内市场的实力又不足以使其承受或化解外部风险。因此,长期严重依赖俄罗斯市场的中亚5国,汇率首当其冲经历了剧烈震荡的洗礼。如此属性,注定了中亚各国市场的高风险性。
四、越南盾
1美元=16975盾(参考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