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的宝石有辐射吗(培育的宝石有辐射吗知乎)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服务新农村

  高邮市农机局王荣清

培育的宝石有辐射吗(培育的宝石有辐射吗知乎) 第1张

  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今天,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高产高效现代设施农业,不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就无从谈起。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业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发展已逐步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进。但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和差异性,在少部分边远地区农村种植观念落,传统的生产模式依旧、生活思维和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进一步转变,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的生产资料,生产力没有得到根本解放。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带来了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的社会事业就难以得到较快发展,要想摆脱这种落后困境和差距,就要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好这一难题,就要不断解放思想、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一、强化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发展中重要物资的装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农业机械的优势在于:第一,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保证。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农业、农村中,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第三,产业共同协调发展,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实现了共同富裕。这一切实现的基础必须是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发展,推进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第四,农业机械化是节约型农业的基础。节约型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于解放劳动力,农业耕地、能源、水等综合方面的成本节约最大化。就如何发展节约型农业,实现节本增效,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提升是关键。

  二、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促进协调发展

  农机技术推广以推广适用新型农机具为主体,但不能独立于农艺而存在。任何农业机械技术只有与农艺有机结合,才能大幅提升劳动生产力,显示其优越性。因此,农机推广部门要和农业、植保等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相互融合,同步推广农机、农艺先进适用新技术。一是要加强指导试验示范。通过实地试验示范,加强农机与农艺无缝隙衔,完成最后一公里,使农机化技术真正发挥高效增产的作用。二是要实现种植方式转变。要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引导,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建立家庭农场,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要集中人才资金优势。把项目资金,人才优势用于农机科技教育培训。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适用人才队伍,通过不断培育农机新型职业农民,农机示范户和经营大户,鼓励他们进园入社,在实干中吸取营养,增强本领。四是推进规模化种植模式。要建立一批典型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农村基地的龙头带动辐射和农机专业户示范窗口的作用,做到“办好一个基地,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强化农机技术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

培育的宝石有辐射吗(培育的宝石有辐射吗知乎) 第2张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惠农政策,逐年加大对农业和农机的投入力度。江苏省今年用于农业机械方面的政策扶持资金就高达10多亿,高邮市今年就争各级惠农政策资金近4千万元,政策扶持连年倍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几年来,由于国家和省惠农补贴资金的不断溶入,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对农机推广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随着高科技、精细化、智能化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应运而生。这些高科技含量的新技术、新机具,需要农机推广部门不断的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才能被农民所接受,为农机推广系统参与市场化服务创造了好环境和优越条件。农机化技术创新,试验示范推广,农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将不断增强。我们农机战线的广大工作者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和培育新型农民工作就尤显重要。从农业机械技术发展进程表明,增加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必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使其能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技能本领;另一方面是直接运用先进的农业劳动工具——先进的农机装备水平。但在农业生产中,这两个因素都离不开农机技术推广和科技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六年来,高邮市农机局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形式培训班105次,并多次邀请省级、扬州市专家来高邮市作水稻机插秧技术、稻麦秸秆还田技术和三麦条播技术的培训讲座。高邮市本土粮作农业专家作机插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讲座。累计培训人数27028人次,其中5135人获得农业部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四、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是落实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机工业振兴的重要推手。全国农机总动力增长了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年的增幅超过了政策实施前30年的增幅。201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2.3%,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十二五”期间,高邮市争取向上农机补贴资金529.7亿元,实现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1596.7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672万台(套),受益农户达到1489万户。“十二五”期间,高邮市持续保持2个百分点以上的增幅。期间争取农机购机补贴资金从开始的900多万增加到现在3000多万元,补贴资金不断加大,鼓励了农民购机热情。“十二五”期间,高邮市实现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274台,联合收割机1831台,高效植保机械3156台,高性能插秧机达3179台(其中乘坐式129台),油菜籽播种机963台,秸秆还田机6405台,高效设施农业配套机械4106台套,农机装备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扩大了内需,拉动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6%,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强化农业机械化作业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机具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更显特出,因此农机安全生产刻不容缓,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强化安全管理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提高防范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向广大农民和机手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感,使之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让机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减少违章现象的发生,杜绝事故的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媒体平台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及微信等信息平台,多角度、多方位宣传安全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一个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要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环节监管。要做到“四抓四管”:一是抓农机生产环节监管。从源头抓起,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二是抓农机销售环节监管。从产品销售和质量把关源头抓起,坚决杜绝“三无”产品进入流通市场,确保农机具产品质量,净化农机产品市场。三是抓农机维修环节监管。加大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杜绝私自改装车辆机构,确保整车的安全性。四抓农机使用环节监管。对农田作业和上道路的农用车辆,严禁带病作业、无证驾驶、超载、违章等现象发生。加强对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宣传,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以上是对加强农机装备水平建设的几点肤浅感受和认识。农业机械化建设工作是整个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是农村经济发展运行的链条。在增强技术装备建设投入,提高监管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建设以及系统内部的团结与协作,开拓创新,文明执法,优质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服务“三农”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